WFU

星期六, 3月 02, 2013

失去的快樂,要自己去拿回來



223,一個大部份人補班補課的日子,一群人北上南下朝聖,在烏日高鐵站一同搭上往秀傳微創中心的專車參加研討會。

先講心得:

「年輕世代,優勢何在?〜要逃比較快」

ICT及小志志都是我在臉書網路社群世代所結識的網友,第一次能面對面交談真的是難得的機緣;至於綠角這位台大學弟,久聞其名,也在此研討會上才真正結識。

ICT的寫作及領導風格一直以來均在fb上引領潮流;身為長期關注的粉絲,對其演講內容自是再熟悉不過。設計一個研討會,從概念發想,選擇邀請主講人,再藉主講人間、主講人與聽眾間彼此的brain storming來去蕪存菁,成就更好、更獨一無二的自己,我從他身上充分體驗何謂「學會新能力、新專長」的能力。

小志志的圖文創作是近年來最令人驚豔的醫師作品。他在研討會上毫無保留地介紹創作的方式,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以及賈伯斯影響深遠的那句話: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

健保的無理核刪,促成了一個醫師作家的覺醒,「烏托邦的實現與幻滅」等書的誕生,以及衍生而來文字力量所帶來無遠弗屆對下一代的點醒與提示。當然,它重創了醫師的熱情,也敲壞了自己的牆角。

不過我蠻驚訝於小志志「快逃吧!」的絕望悲鳴。

綠角的"focus"態度,則提示了年輕世代發展第二專長最正確的道路。從想投資,學如何投資,到教人投資,也許真的是無心插柳,但開出的似錦繁花正如同沈政男學長的預言:台灣的醫學系畢業生就算不當醫生,做其他行業也能做的極好(改車也能改到嘆為觀止,......XD)

三位講者雖然各具風格,在發展第二專長上各擅勝場,但在許多方面卻也都具有若合符節的相似之處。找自己有興趣的題目,挖掘其中的know-how,並由艱辛的醫學訓練所萃練出的獨特嗅覺開展出全然不同的視界。同時三位在部落格經營上的用心,也將其事業發展到超乎預期的龐大規模。從年輕世代的提問中,可以感受到新生代對世代傾軋的不滿與焦慮,以及發展第二專長的徬徨無奈;在當中有人問小志志若成為大老,未來會如何改變?小志志回答他永不成為大老。

我的答案與他全然不同。

如果壓迫我們的是大老、是資方,我要在未來做個完全不同的大老與資方;如果痛苦的源由是健保局、是政府,那我們就要爭取成為執政者、成為制度的設計者,努力衝到不能再衝、衝到衝不動的時候。在那之前,阻止更多新鮮的肝進入血汗市場是必須的,也才能保全醫界的實力,並讓我們擁有更多的籌碼。

囚禁一個人的,是腦子不是籠子。

雖然已經遠離可以逃走的年紀,在「依法行醫」之外,我也深信ICT所言:「如果35歲了都能有在新加坡從頭開始的決心,我想我可以無入而不自得。」

失去的快樂,要自己去拿回來!不管是要逃走還是築高牆、廣積糧、再稱王。

大家加油!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年輕世代,心思何在?
守或逃問心自在,形體之外囚禁何來?

快樂易找,窠臼莫再,
全方主導,多元世代,
仁心大老,引頸期待!

李紹榕 提到...

說得好!
大隱隱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