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科陳田育醫師
除了探索自費醫療,更多的是重拾醫療價值的努力
李紹榕主任一直以來給人的感受,是一個非常堅持理想,而且真正去做的人。過去在網路的世界中,學習到許多李主任的風範與努力。這半年因為自己同時身兼數職,越來越少能參加假日的自費進修活動。但幾個月前看到李主任在網路上公告他即將辦的活動,卻是少數我馬上直接報名的其中一項。因為剛好有太多主題是我這一年來在思考的事情。過去我曾經於總醫師階段在醫療品質這個項目協助醫院與科部獲得了非常多的全國獎項,自己也實際到哈佛醫學院最好的教學醫院看了美國醫學中心的醫師如何看病人,現在回來念台灣的博士班剛好也正打算做穿戴裝置的研究。正好符合了這次研討會的許多主題,一整天下來,也獲得了非常多的感動,讓我決定將我的感動化為心得。
我一直覺得醫者診所的成立是對的,也是好的,我很希望他成功,看起來也真的很成功。很多人只在他自費收多少錢上打轉,我看到的卻是真正的醫療品質與價值提供,以及相對合理的對價關係,也確實先進國家就是這樣執行醫療的,甚至目前醫者診所提供的服務,都還比國外同等級的醫療服務更精緻也更便宜。很開心聽到籌備的先進們如何順利克服難關的艱苦歷程,希望他們越做越好,讓未來年輕的醫師們有更多的機會與可能。
如同楊適旭院長說的:「我一直覺得現在很多診所與新形態的醫療才是典型的醫療。台灣許多大醫院的狀況才是非典型,走遍全世界找不太到跟我們一樣。醫院美食街比百貨公司還漂亮,停車場收入比醫療收入還多。醫院大廳永遠都是鬧哄哄,竟然早上六點就要來排隊掛號」。我也非常認同這樣的概念,只是現實上確實有許多需要妥協之處,都值得所有人持續關注。
沒有人需要為你的夢想背書
「我在35歲時出來創業,從開Yaris跟鄉下老家6坪的客廳隔間開始。」
「沒有人需要為你的夢想背書,如果有,就只有我而已」
陳建華醫師一連串霸氣的宣言,對比短時間連開了數間疼痛治療診所,一方之霸,鋒芒四射。正值35歲的我,聽起來格外有感觸。
我相信幾年前陳醫師自己出來創業時,一定是看衰的人多,講閒話的人一定不少。只有目標明確,意志堅定,且思考清楚的人,才有機會成功走到這一步。
萊源、禾馨、醫者診所,哪個不是這樣呢?
從無到有,需要的是信念與準備。
對於醫療產業,我的想法是
缺口與風口一直都是在的,醫療從業人員的訓練方式以及工作強度,讓我們往往沒有太多的機會去看到全觀的事情。一整天的研討會,相信許多人都發現,許多非醫師的講者,可能對於體制內或體制外的醫療產業有更大的影響力。醫師的許多角色並不如醫師自己想像的重要。很多人覺得自己是明星球員,卻忽略了球員短暫的職業生涯以及有限的影響力。
持續精進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隨時注意市場,把握所有可能的機會,可能是我們實務上可以做的事情。
再次感謝辛勞的主辦單位以及無私分享的講者們,讓我有非常充實的一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