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頁籤

網頁

星期六, 12月 17, 2011

とても美しい




對醫師而言,趨吉避凶,自尋出路是無可避免的人性傾向。
當畢業的PGY不選內、外、婦、兒、急重症………
當急診科醫師紛紛出走,改行醫美………

急診壓力大、風險高——但心臟外科醫師卻覺得跟開刀比較起來,急診工作反而能吸引他。
骨科醫師覺得開脊椎風險太大,換關節、打釘固定做做就好,不然去開骨科復健診所——但神經外科醫師覺得開腦風險太大,開脊椎很好。

於是板塊挪移,顯而易見的,有幾個缺口正在不斷倍增擴大。

對中小型醫院而言,缺乏心外、神外、創傷、重症醫師有什麼關係?正好,依法轉診。
對醫學中心而言,〝評鑑〞、〝社會責任〞的緊箍咒隨伺在側,避無可避,退無可退。開心臟、開大血管、開腦、器官移植,再困難也要做。醫糾?敢來告,廟大壓死你

201112月,健保第次調降藥價。

各醫院採購瘋狂地砍各家原廠藥價,逼迫原廠與國產學名藥競爭,想當然耳——學名藥勝出。以價格為唯一導向的結果是有效成份相同,要達到相同藥品動力學卻需要1.5~2倍藥量。而這隻魔爪,已伸入抗生素族羣之中。

想像一下:
有一天你因病入院,需要打抗生素、使用強心劑、鎮靜劑。醫生完全依照美國、歐洲guideline 來執行最適當的治療,卻發現什麼都用了卻無法讓疾病痊癒;甚至細菌的抗藥性愈來愈高——因為用的藥不對,甚麼guideline 都沒用。

想像一下:
有一天你的親戚朋友車禍送急診,該急診做完 primary survey (初級創傷處理)後,因為沒有心臟外科、沒有胸腔外科、沒有神經外科,因此要轉送醫學中心,而轉診中心卻告訴你前面還有10個人還找不到地方安置......

於是:
對病人而言:住在6都醫學中心遍佈的大型直轄市那是一定要的。同時要減少自己及親人意外事件發生機會。
對醫生而言:遠離醫學中心恐怕是明哲保身的自保之道。
對中小型醫院而言,廢除急診設置、減少住院病人、不要招募完整科別、設醫院於大型醫學中心附近方便轉診等將是生存之道。(還是提早滅亡?)

當各種急重症病患塞爆醫學中心急診、加護病房;當所有醫學中心從中小型醫院掠奪的健保額度也用磬之時;當年輕主治醫師聰明地逃避幫教授大老背負醫療責任;當救護車、輕症、重症、孕婦、小兒、老人、屍體、狗仔、記者都混雜在6都的巍峨醫學中心時,也許我們的革命  終於能見到漫天烽火。

とても美しい
(賽德克第一次卑微地勝利,倒地後日軍最後一句好美麗(的櫻花),音樂悠然而止)

相關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